京東美團打口水戰,解決不了市場真問題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4月21日,京東發佈公開信,稱針對部分平臺強迫外賣騎手“二選一”的情況,推出多項舉措支持騎手自由接單,並對兼職騎手永不強迫“二選一”。但在4月19日,美團就曾針對封殺騎手的傳聞進行闢謠,稱不會違規限制任何騎手的准入準出,更不會因此對騎手進行永久封號處置。
到底有沒有“二選一”,在沒有確鑿信息面前,喫瓜羣衆很難判斷,現在能確定的事實是,京東和美團的競爭,開始進入白熱化的狀態。
京東外賣業務今年2月正式上線,在這兩個多月裏,兩家多次交鋒。上一次是4月15日,美團閃購在宣傳視頻裏,把閃購與網購的速度進行對比,其中提到網購時配文稱“你的東東再等等”,配圖爲一隻小狗,與京東APP的標識相似。京東黑板報立馬發文稱,“京東不打口水仗,但會堅持說實話”。
“不打口水仗”的flag,隻立了不到6天。在最新的“檄文”裏,除了指責競對平臺搞“二選一”,還歷數對方的罪狀,比如用算法壓榨騎手,“二選一”導致騎手收入下降,不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對騎手高事故率置若罔聞;剝削餐飲從業者;收取外賣暴利,絲毫不顧忌消費者食品安全等。
看到京東用詞之猛烈,也有人分析說,京東可能並不在乎“二選一”是不是真的存在,它只是需要一個借題發揮的素材,來解釋現在尷尬的運營狀態。因爲雖然來勢兇猛,京東外賣的日子並不好過,幾個月過去了,一直沒有解決配送速度慢、騎手接單不足、上線商家少等問題。於是把矛頭指向外部競爭對手,有助於給自己爭取同情、贏得解決問題的時間。
所以,企業之間的“口水仗”往往只是表象,反映的還是殘酷的市場競爭。但站在旁觀者的立場看,會打口水仗的,也許能在短期把水攪渾,掩蓋真正的問題;但是長期看,很少有什麼企業能靠打口水仗長久站穩腳跟,關鍵還是看其能不能解決市場存在的真問題。
外賣市場之前經常被人批評沒什麼“技術含量”,以爲就是搭個平臺,向餐飲商家和消費者兩頭收費,然後找外賣騎手配送完事。可是京東入局之後的遭遇恰恰說明,這個市場絕非有些人想象的那麼簡單。
要想完成準時準點將消費者訂單送達這個簡單目標,都需要極其複雜的制度設計和運營。平臺要儲備足夠多的可以響應的騎手、要能精準按照距離和時間調配、要提供相對準確高效的地圖,這一切都需要反覆打磨試錯。這幾天一些騎手吐槽京東系統不好用、派單不準確、導航太繞路等,都說明細節決定成敗,而這些細節都不是靠砸錢能很快解決的。
所以,儘管京東的“檄文”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和同情,不過接下來能否儘快解決真問題,纔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別看用戶嘴上支持,最後還是哪個平臺方便用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