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中國記協爲伊朗國家電視臺遇襲發聲
上期週報:【CDT 週報】第 223 期:向沒高考過的韋神祈禱高考順利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 PRO 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6月14日—21日,這一週。
中國多地同步展開“違規喫喝”專項整治行動,陸續通報了一些“舌尖上的腐敗”案例,持續釋放從嚴糾治、從重懲處的強烈信號。據官方通報,十八大以來,中央持續整治違規喫喝問題,一度遏制了“不正之風”,但在部分地區和單位,違規喫喝現象禁而未絕、存在反彈跡象。2025年4月,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和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千嶺鄉發生了中共幹部在學習教育期間違規聚餐飲酒並導致人員死亡的事件,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這兩起案件成爲了中央再次強調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開展統一集中整治行動的重要導火索。的確,違規喫喝問題在權力不受約束的中國頑固而反覆,2023年1月,湖北省委曾成立“違規喫喝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當月全國查處相關問題436起。但2025年4月湖北黃岡仍發生的違規喫喝致死事件,顯示出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的作用着實有限。
在違規喫喝專項整治活動期間,有不少網民(也包含基層公務人員或親屬)反映禁止違規喫喝變成了禁止喫喝,出現了層層加碼和一刀切的情況。例如,安徽渦陽農村商業銀行鍼對兩名客戶經理與貸款客戶在一家麪館用餐,接受了客戶方承擔餐費,結果“一碗麪、大罰款”,兩人均被罰款3000元。這種奇葩案例就連人民網都看不下去了,在一篇名爲《禁止違規喫喝,不是喫喝都違規》的評論中說:凡聚餐就審查、凡宴請就干預,本質上是上綱上線,層層加碼,是形式主義的變種,讓商家失了生意,也讓民生煙火黯淡。不過有網友指出,之所以會出現“層層加碼”,本質上還是當前權力體系運轉的必然結果,各級官員出於規避問責的理性選擇,往往傾向於過猶不及。正如當年“動態清零”死命令之下,纔有了各種過度防控的次生災難頻發,誰又考慮會“煙火暗淡”呢?
有網友指出,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提出公務接待“菸酒全禁”,消息一出即引發多家白酒企業股價下跌。此後各地迅速跟進,出臺更嚴的“禁酒令”,逐漸發展成爲了過度干預措施,諸如“公職人員24小時禁酒、外出喫飯需要報備、聚餐要控制三人以內、餐費必須AA”等。微信作者王五四借近期火爆的中國古裝劇《長安的荔枝》解釋了荔枝背後的吏制問題,從現在各方的反饋情況來看,連表都沒做好,反而弄的有點官民皆有怨言的感覺了,其實真正需要整治的是喫喝背後各方面的運行機制問題,不去餐廳不去會所,雙方就沒有地方可去了嗎?層層加碼或許能得到好的結果,但在過程裏,已經是層層腐敗了。
6月21日,美軍對伊朗境內三處核設施實施空襲,正式介入自6月13日爆發的以伊戰爭,這也引發外界對中東地區全面戰爭一觸即發的極大擔憂。以色列此次軍事行動的核心目標是終結伊朗核計劃。國際原子能機構警告稱,伊朗距離獲得武器級高濃縮鈾僅一步之遙。以色列率先發起空襲擊斃了多名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伊朗則持續以導彈和無人機實施反擊。有網友注意到,戰爭開打後,微博熱搜前五十話題幾乎一邊倒支持伊朗,呈現出明顯的“揚伊抑以”傾向。在伊朗國家電視臺因爆炸突然中斷信號時,一名央視女記者情緒激動,被網友嘲諷“比伊朗人還愛伊朗”、“同爲喉舌惺惺相惜”。
更諷刺的是,中國記協還針對伊朗國家電視臺遭襲發表了一則聲明,稱“襲擊者無論冠以何種名目,將新聞機構置於炮火之下,其行徑已越過文明底線。”並且呼籲“停止製造真相黑洞,立即保護衝突區記者安全!”微信作者家傳研究員撰文反諷“作爲一個前記者,被趕出會場過,被孤身一人堵在山道上過,險些被泥石流捲走過,被各種跟蹤威脅過,從未想過組織會出面保護。如今中國記協爲伊朗國家電視臺發聲令人感動、不由點贊”,最終這篇文章遭到了404。目前,官方媒體密集發聲力挺伊朗,頗有當年對伊拉克的高調捧殺之勢,例如當前微博熱搜第一話題“#給全世界打了個樣#”稱,伊朗面對美以的霸權壓制,正在驗證“以鬥爭求和平”的生存法則,這也非常值得中國借鑑。但一個關鍵問題是,倘若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真被斬首,這是否值得中國借鑑呢?
之前,北京大學就上親自演過一場尷尬(也被網友稱作“永久恥辱”),北大於2023年2月授予了當時的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名譽教授”稱號,一年多以後萊希在伊朗邊境“硬着陸”身亡。萊希素有“德黑蘭屠夫”之稱。2022年伊朗爆發頭巾革命後,他以強硬手段鎮壓抗議,造成數百人死亡。而這樣的獨夫民賊,居然被中國外交部稱爲“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伊朗影后塔拉內·阿里多斯蒂曾在Ins上發過一條評論“我們不是人民,我們是人質,數以百萬人均是人質”,如今這句話依然可以用於描述許多伊朗民衆的處境,當中國官媒密集譴責以美對伊軍事打擊時,不少長期受壓迫的伊朗女性卻在戰火中看到了一線希望——即現政權的終結。
微信作者孫立平指出,人類在打開核武器這個潘多拉盒子之後目前在面臨一種困境,那就是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的系統性失效。如果世界進入了叢林時代,那麼人類該如何處理核問題?核武器暫時可控的狀態會不會被打破?俄烏戰爭延續至今,西方國家對此束手無策,其本質是因爲“不是打不敗侵略者,而是誰也不敢把侵略者真正打敗。”這也說明,人類還沒有找到一個在覈時代解決核霸凌的辦法。而伊朗核問題的本質則是,我們應不應該讓一個對內對外均有恐怖色彩的國家掌握核力量?軍事襲擊核設施到底算不算干涉伊朗內政?但無論如何,此次美國用數架B2發動對伊朗核設施的奇襲之後,世界已經發生了改變,只是我們並不知道這改變將會帶來什麼。
一週薦讀:
在極權政府掌控的資訊環境中,資訊不僅不公開透明,各種內容都會被審查,甚至遭刪除,這嚴重影響歷史檔案的保存與資訊傳遞,但在這20多年間,陸續有專門保存檔案的民間機構成立,投入公開、傳播資料的行動……“(保存檔案)困難不在於技術,在於怎麼樣去判斷,什麼樣的(資料)需要(保存)”,CDT創辦人蕭強提到,現在有許多技術可保存檔案,像是區塊鏈(Blockchain),更易存檔,還不能修改,但這是藉由區塊鏈技術特性,並非有標準查覈流程,所以要用區塊鏈技術存檔,必須要有鑑定方案,這關係到人的信譽。
33歲的退伍水兵暴欽瑞遭受了長時間限制性體位、反覆機械性損傷、電擊損傷,在被指居的第13天猝死,他的多名父兄親屬遭受的嚴刑逼供和折磨侮辱可能更甚。12名涉案的石家莊警務人員相繼受審…..2023年9⽉20⽇,《南⽅週末》報道了暴欽瑞死亡⼀事,引發輿論關注。次⽇,⽯家莊市靈壽縣公安局和裕華分局受命再次覈查暴繼業的涉嫌犯罪線索,同時也對暴繼業提供的暴增強等⼈涉嫌敲詐勒索線索進⾏覈查,之後很快⽴案。
一週關注:
- 海邊的西塞羅|慫不住、打不起;伊朗,是咋混的今天這步田地的
- 海邊的西塞羅|強硬的表象下,伊朗可打的牌已經不多了
- 九邊|爲啥伊朗這些年給人的感覺是越來越弱了?
- 老孫薦讀|以伊衝突背後那個致命因素
- 基本常識|以色列打伊朗,和俄羅斯打烏克蘭有什麼區別嗎?
- 通向遠方的道路|迎着以色列的炮聲,伊朗女性勇敢摘下頭巾
- 稻草和飛花|哈梅內伊麪臨終極考驗
- 稻草和飛花|美國爲何應應該轟炸伊朗福爾多核設施?
- 【404文庫】浣花溪杜甫|別管中東了,看看湖南吧
在眼下的伊以戰爭中,伊朗最爲懼怕的,可能還是特朗普所威脅的,對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的“斬首行動”。雖然伊朗官方已經宣佈做好了在最高宗教領袖犧牲之後堅持對以鬥爭的準備。但任誰都能看出,這場斬首如果執行,會提前引爆伊朗國內的政局分裂。因爲哈梅內伊目前缺乏一個有足夠威望可以統領伊朗、繼續壓服反對勢力的繼承人(這個繼承人也不可能存在,否則對哈梅內伊自身構成威脅)……
假如你參加了個飯局,即便根本沒喝酒,而且清清白白毫不違規,但就是有人舉報你這場飯局涉嫌違規,要不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去調查?即便調查清楚了你是不是心有餘悸?萬一飯局沒有問題但是調查出了你其他問題呢?所以,有些地方的公務人員一考慮清白喫喝也有風險,乾脆一刀切——兄弟們,飯局我可不敢參加啊。這大概就民間“煙火暗淡”的原因之一。
一週驚奇:
日前鳳凰網一個報道,揭開了抑鬱青少年的一角。據鳳凰網不完全統計,目前面向休厭學青少年的社區/基地在全國至少有25個。但是25個休學中心,恐怕接不住所有的抑鬱青少年。《2022年國民抑鬱症藍皮書》顯示,我國抑鬱症患者中18歲以下超過2800萬人,佔比達30.28%。
那爾那茜事件還沒有一點點音訊,熱搜榜上又出現了#那爾那茜哥哥 數學10分#的詞條。打開一看,說的是其兄科爾沁夫高考數學僅考了10分,專業課鋼琴也只學了一年,就考進了雙一流中央民族大學。看到這個消息,一點也不喫驚…..妹妹能夠以如此低的分數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哥哥又怎麼可能“白衣出身”,這叫路徑依賴,也可以叫作“家族傳承靠吾輩”。
2025年6月17日晚,一個自稱白彬的賬號,發佈了一封陳情書。他說,自己不是捲走三億的貪官,而是一枚被用完即棄的棋子,一個故事裏負責背鍋的演員。在他的劇本里,一切始於一筆約7000萬的神祕資金。這筆錢,按他的說法,是“某貪腐案被告家屬主動繳納的‘退賠金’”,本應依法上繳國庫。但“相關領導”決定換個玩法:借用另一個“集資詐騙案”的案號,將這筆罰沒款僞裝成給詐騙案受害者的執行款,以此來“掩蓋本源”,完成一次高度不透明的資金調撥。
中國的垃圾不夠燒了,甚至到了要把地底下的垃圾挖出來燒的地步。最近,上海、浙江、湖南等地一些企業還開始“搶”垃圾了,給物業公司開出了介紹費,爭奪渠道資源。一些人把這解讀爲中國垃圾焚燒技術吊打歐美環保霸權的典型,遙遙領先,無比驕傲。但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你有沒有注意到,這些年關於垃圾焚燒的抗議聲音,越來越低,甚至完全消失了?垃圾焚燒,真的完全無害了嗎?
一週諷刺:
所以今天的問題,不是民衆信什麼,而是還能信誰。那些本該發聲的媒體不再發聲,反倒頻頻失聲、幫腔、甩鍋,把監督變成了偏護,把客觀變成了洗地。好不容易說一句人話,居然還是“00後女生回家陪父親掏糞”這種……其他的不說,我就好奇,這種內容報道了幹什麼,又有什麼價值存在。
前兩天讀到一篇叫做《防生物戰:新冠病毒與變種艾滋病傳播》的文章,其水平之低劣,內容之荒誕,叫人大開眼界。更離譜的是,作者署名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斌。說真的,若非有官方背景的《祖國》雜誌社背書,我還以爲這種充斥着一股子地攤文學味兒的東西,是哪位民科狐假虎威,借社科院與楊研究員之名寫的呢。
一週聲音:
1368年,朱元璋的老家鳳陽,官吏欺壓百姓,爆發了農民起義,朱元璋親自審問起義軍的頭領黃綱,問他爲什麼不告官?黃綱回答了9個字:你造反時爲何不告官?是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元末朝廷頒佈了《至正條格》,宣稱將嚴明律法、懲治貪腐,還頒佈了勸分政策,宣稱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有所養、少有所依。只是,朱元璋爲何不信呢?黃綱不相信明王朝會有司法公正,朱元璋不相信元王朝會有惠民之政,這樣的現象,稱之爲:塔西佗陷阱。
《世界文明史》(也譯爲《文明的故事》)的作者威爾·杜蘭特曾說:如果文明傳播的過程被打斷一個世紀以上,文明就會死亡,我們又會重新變成野蠻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歷史並不總是進步,它也經常倒車。歷史上許多文明的崩潰也絕不是一夕之間完成,大廈將傾之時,必有種種徵兆。
一週故事:
在長沙待了十天後,羅甫祥說,醫院讓他們簽了個一式三份的協議,但沒給家屬方。協議內容大概是,要求家屬認可初步的自殺認定,否則拿不走羅帥宇生前任何東西。另外,院方以人道主義的名義付給家屬安撫金85.3萬元,要求家屬方承諾絕對保密。在長沙,家屬還被要求放棄屍檢。羅家人最終簽了字。羅甫祥說,他們是想通過看似妥協的方式,拿到電腦和手機。
每年四五月份,是義烏聖誕工廠最忙的時候。這裏是全球聖誕裝飾品的核心生產基地,美國約87%的相關商品依賴中國供應,義烏是主要供貨地。大部分工廠在開年接單,隨着夏季結束,完成出貨。今年受中美關稅波動影響,美國訂單停滯後又突然復甦,跟義烏多數聖誕工廠一樣,郭夏冰的廠子一直在和訂單賽跑……
毀掉一個女人有多容易?造黃謠就可以。當鋪天蓋地的謠言席捲而來,當悄無聲息的闢謠草草收場。看不見的暴力過後,被構陷的女性,正在承受遠超肉體的精神凌遲。她們遭受的心靈重創難以癒合,對世界的信任轟然坍塌。而這場精神屠戮結束後,她們的生活該如何繼續?
2023年底,中國經濟學者李迅雷在《第一財經》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中國約有9.64億人口月收入在人民幣2000元以下,引起網友熱議,一天之後,文章在第一財經被下架。中國著名學者、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秦暉,曾經在“新民說”2014年的年度文化沙龍上發言說:“我們都希望中國崛起,可是如果中國的崛起是一種以十八世紀的資本主義戰勝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主義的方式實現的話,對世界可能不是好事,那麼對中國是好事嗎?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低人權優勢發展實現的。”